公視採訪

星期五, 12月 18, 2009

楊志良,誰是衛生署長?





  衛生署長楊志良面對大話新聞連日來的質疑以及拙文「楊志良錯在哪裡」大概有三個反應:

  第一, 楊在衛生署首頁刊登了沒有做任何實質回應的「鄭重說明」。


  


  第二, 楊表示願意親上火線,到大話新聞一對一說明,可是根據鄭弘儀本人 在十二月十六日的節目說明,經三立與衛生署公關處聯絡,楊一再表示時間無法配合,沒時間去可能被詰問質疑的大話,卻有時間去得以暢所欲言的中天,這算哪門子的「親上火線」?
  
  第三, 楊還「拿別人的拳頭擊石獅」,還「指名」要鄭弘儀找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前衛生署長陳建仁上節目討論。


  衛生署故意製造一種氛圍:「只有三立大話在質疑疫苗」,楊署長和馬總統也都口出詭譎的話,楊說「只要月底前,有六百萬的民眾接種新流感疫苗,對整體人口就能產生一定保護力。」馬也在十七日接見中華民國創業楷模得獎人時表示:「在今年底或是明年初,新流感的疫情應該可以獲得控制。」這些話的引申就是,如果未受控制,就是大話鄭弘儀這個白娘娘在井中放毒。


  問題是,質疑疫苗的,豈只有大話新聞?別的不說,我就從楊志良力薦的蘇益仁曾發表過的言論說起。


  今年八月一號的聯合報有則報導名為「疫苗打不打」,訪問了蘇益仁的意見,標題後緊接著「蘇益仁:寧吃藥」,蘇醫師表示「如果疫苗安全性爭議大,我寧可選擇服抗病毒藥物!」,蘇益仁強調,國內新流感疫苗人體試驗預定數只有兩百人,澳洲則做到一千人;國內試驗樣本數太少,不容易看出施打後的免疫反應。目前國光網頁公佈的總試驗人數,也不過三百五十二人。蘇提及,兩、三年前,歐洲疫苗廠因細菌感染,為美國製造的五千萬劑疫苗全數銷毀。國外廠是先完成人體試驗才量產,國光未做人體試驗就量產,萬一出事,賠得起嗎?


  該文中也提及前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劉培柏的意見,劉所長強調問題不在「量」夠,而是疫苗的「質」能不能用。劉所長亦曾為文「正視疫苗GBS(發炎性多發神經脫髓鞘病變)風險」,劉分析當時衛生署宣稱國內施打新流感疫苗的人數已達一百六十萬,他認為發現一例GBS患者應屬預料中事(美國疾病管制局認為,由於疫苗製造技術的精進,該國打流感疫苗造成GBS的風險可望降為百萬分之一以下),劉批評衛生署不可撇清和疫苗的關係,而應全力救助。


  本月十三日,林口長庚婦產科醫師劉競明也在中國時報為文表示衛生署應對注射疫苗可能發生的GBS做廣泛宣導。同一天聯合報也報導「接種後遺症?打完12天後四肢無力」,提及南投縣草屯鎮簡姓小學教師上個月在學校注射新流感疫苗,十二天後出現四肢無力等症狀,至今大、小便仍有困難。


  隔天,立委黃淑英在委員會中質疑,製造疫苗的藥廠和專家都有把GBS列為接種新流感疫苗的副作用之一,但衛生署、疾管局發給民眾的接種須知,都寫著GBS與疫苗無關,在立委質疑下,楊才允諾將會加註多GBS的副作用警語。


  左支右絀,進退失據。我只想輕聲的問一句:楊志良,誰是衛生署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