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採訪

星期一, 11月 21, 2011

若你住院,你希望照顧你的護士手上有幾個病人



  1113日,在台中的新天地餐廳,總統馬英九出席了「臺中縣(雖已合併,但還是暫時保留舊名)100年醫師節慶祝大會」,席間他講了最有意思的一個數字是:「將護理人員的配置由41位改為31位」,乍看之下,如此大刀闊斧改革,萬一以後我們住院,照顧我們的那位護士,在同一個時段內,只需要照顧三位病人,粗略一點講,一個小時內,她約有二十分鐘可以花在我們身上(寫我們的護理紀錄、幫我們抽血、發藥、聯絡影像學檢查等),聽起來真不錯,水準比美國還高,美國一個護士不分白斑、夜班,要照顧六床病人,很粗略的來計算,一個小時內,一個病人只能分到主護(專責照顧您那床的護士,但一般家屬還是看到任何一個白衣天使就亂喊一通)十分鐘。聰明的人一定會想,怎麼可能?確實,這,怎麼可能!

  馬英九出席中縣醫師聚會的三天前才公布的「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修正草案中顯示,馬口中的「三床一位」,這還只是用在五十床以上的病房設置標準,如果小於四十九床,依然是用「四床一位」。

  再者,縱以「三床一位」的標準去運作,試問最後會是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如果,邵曉鈴不是市長夫人而是一位一般婦人去住院,照顧她那位專責護士,同時要照顧幾位病人?以這個觀點來思考,才能當作照妖鏡般的還原真相。如果某個病房有六十床,照現行的規定是醫院只要聘請二十位護士就「符合規定」,這些人要切三塊用(白班、大夜、小夜),以白班(上午八點到下午四點)來說,有一位要做行政,有人要輪休,同時頂多有六位上線就很偷笑,那六位照顧六十床,一個人不就要照顧十床?怎麼跟三比一差那麼多?

  馬英九當天演講訴求的對象多為開業醫,大醫院的護床比根本與開業醫無涉,而設置這些奇怪比例的官員,負責投票投到過的立委他們也不用擔心,因為他們的家人若生病,他們總是能先找到醫院的公關,用最高規格來「善待」他們的家人。

  如果萬一我們住院,我希望照顧我們的那位護士手上包括我們在內只有三位病人,同一個時段有人做行政,有人去輪休,粗略估算,六十床規模的病房如果滿床在白班光上班的護士就應有二十位,如果輪休一人,行政職一人,總共需要二十二位;如果我們學國外,夜班人力不縮水(台灣現行體制是小夜班人力縮水,大夜班人力對半砍),那這個病房要運作,可能要聘請六十六人左右,遠高於馬版的二十人。

  當然,如果這樣搞法,健保費勢必得大漲,但是大漲百姓又不開心,所以執政者不論是老馬還是小英,如果有心改革,可能得回歸當年沈富雄的健保版本「保大病不保小病」,把省下來的錢,拿來改善護床比,這樣,你我住院時,才能在不打電話給立委、議員或醫師友人請託時,還能保有令人放心滿意的醫照護品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