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採訪

星期二, 5月 02, 2006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某本土大報四月二十七日以一篇『馬英九校園開講,遭教授吐槽』為題的文章報導馬到長榮大學演講。文中並援引衝突研究中心陳主任的批評:「馬主席演說時,中國講了五十幾次,台灣卻只提四十餘次,看不出愛台灣的心。」該文最弔詭的是,完全沒有隻字片語報導長榮大學學生的反應。

  事實上,透過電視轉播畫面,不難發現全場學生對馬英九可說是歡聲雷動,爭相用攝影機、數位相機拍攝。而且,陳主任發言時,現場噓聲四起,學生擺明了嗆聲,馬英九四兩撥千金的回應陳主任說:「下次我來長榮大學演講一定會記得多提幾次(台灣)」,反而贏得眾學生的鼓掌支持。

  就事論事,陳主任所言,吾人甚不認同,如果章家敦律師在其『中國即將崩潰』一書的發表會上暢所欲言,『中國』一詞勢必也會被頻繁的提起,但這能和『吹捧中國』畫上等號嗎?中國社科院對台灣諸多領域有深入研究,其出版的書籍,言必稱台灣如何如何,這能說愛台灣嗎?現場大學生就算見識仍屬淺薄,所聽所聞是一個言不及義的主任對一個西裝筆挺、笑容滿面的『紳士』找麻煩,難怪噓聲四起,為『紳士』抱不平。

再比較其他媒體的相關報導,會發現有關學生反應的文字敘述是大異其趣。中央社記者楊思瑞的用詞是『現場噓聲、掌聲不斷,場面異常熱鬧』,這給人的感覺是有人挺馬,有人挺陳主任,事實上噓聲是針對陳,掌聲是回饋給反擊後的馬。中廣記者劉怡伶的稿子用『馬英九長榮演講。老師踢館學生護馬。魅力四射』,有關學生回應的描述是『馬英九遭一位陳姓教授「嗆聲」,不過同學們立即以「噓聲」回敬。』,基本上筆者看過現場畫面後認為中廣發的新聞反而最接近實情。

  馬英九是二零零八年國民黨唯一具扮相的總統人選,身為台灣最後『唯二』的平面精神堡壘,更要持平報導馬英九的新聞,不能把受長榮大學學生歡迎的馬英九給寫成『滿臉全豆花』。對於陳主任,筆者也有言相贈,所謂打蛇打七寸,必也,如英國BBC的主持人Stephen Sacker問的讓馬英九左支右絀,坐如針氈,否則也別做球讓馬打,讓馬樂的揮棒得分。

  如果我是陳主任,我就問馬英九,纏訟已久的健保補助費計算爭議,最高行政院法院已做出逆轉的終局判決,確定台北市政府主張的「以轄區居民」做為補助的計算基礎,獲得勝訴定讞,講白一點,北市府可以不必再繳交中央健保局所謂約一百零八億「欠款」,如果有那麼一天,馬有機會當選總統,而台北市長是民進黨籍的,馬如何看待該市長抗繳健保費?是否依然堅持「中央請客,地方不該買單」?

  民進黨兩年後勢必面臨『戰馬』一役,馬英九以逸待勞,民進黨急的拿刀自戕,除了失血、心跳加快,就是『挫著等』。其實民進黨必須縝密思考馬的優點,才可望破解『零八必敗』的魔咒。馬英九的優點,筆者粗淺的列舉:一,馬曾講錯話,也曾對關鍵性問題含糊其辭;但馬幾乎不講粗口,也不會講不得體的話,不會去扯一些他夢到誰這種渾話。二,馬懂的彎腰,雖然去慈湖、頭寮謁靈,但也會對二二八受難家屬鞠躬,論者以為他昧於史實,兩面討好,其實他已收編許多人心,不明究理者甚至會挺身為馬直言:「他都已經做到這樣了,民進黨、台聯還想怎樣!」三,馬對大學生經營有成,當民進黨只有遇到選舉才會張羅學生辦個選戰營,馬英九已經經營了十一期的大專院校民主研習營(儼然就是馬英九學校);當民進黨只有少數如周清玉委員重視母語傳承,馬英九今年已經要辦第五屆的大專台語辯論賽,知名企業如長榮海運、寶成國際集團及裕元教育基金會都名列贊助單位,如果不知情者看到這個比賽,搞不好還以為是台聯辦的。當致力舉辦台語辯論賽、向二二八家屬鞠躬致歉、永遠保持微笑罵不還口的那個人是馬英九;當紳士是馬英九,而民進黨還像個戰士;當喜歡做公益捐血的是馬英九,而民進黨還放任少數不肖立委吸國家的血,我不禁毛骨悚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