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採訪
星期一, 1月 19, 2009
鄭弘儀如果倒下,將「一個都不留」
鄭弘儀財經記者出身,作節目非常用心,許多數字往往援引經濟日報或中央社,來賓何博文更是經常秀出原版的中國時報,讓來賓了解標題透露的潛在訊息,鍾年晃則是聯合報記者出身,也經常引述聯合報、聯合晚報的資料,充其量這個節目無非是綜整平面、電子新聞,不過就是個新聞評論節目。
年輕常客閃靈佛來敵多分享國外演出時與老外談台灣的經驗,即便是兩度上節目談三聚氰胺的我,也是徹夜整理國內四大報的資料,以及與友人通越洋電話逐字理解法國費加洛報以及解放報、世界報的內容,得知歐盟國家中的法國如何處理中國有毒乳製品,了解法國的農業部長以及經濟部長發表什麼看法(三聚氰胺延燒時,上述兩位法國官方代表曾表示「中國的乳製品通通下架,而且往後沒有上架的必要」),這樣的節目品質,豈是邱毅三言兩語可以定調?
反觀其他政論節目,馬政府已經執政超過半載,卻花極小的力氣在檢討馬英九,整天還在探詢陳水扁的是是非非,陳水扁千錯萬錯,偵查老早啟動,請這些名嘴不要把特偵組當cadaver。他台的主持人及來賓似乎對馬英九異常寬容,談起綠色政治人物,不用絲毫證據,伸個懶腰,打個哈欠就可以滔滔不絕,連火車站路人甲說的又輾轉經二手傳播的消息,也可以煞有其事的美其名當「爆料」。
如果沒有鄭弘儀孤身力擋,中國毒奶早就淹沒台灣;如果沒有鄭弘儀提供平台讓眾記者、議員評論還原貓纜,一次災害的死傷可能直逼九二一;如果沒有鄭弘儀,很多台灣人會喪失對台灣的最後一點希望。
鄭弘儀這麼快就被消音,其實很奇怪,剷除異己,固然是國民黨的慣用手法,但下手之快,連共產黨也自嘆弗如。香港名嘴鄭經翰在1994年與林旭華主持《風波裡的茶杯》,接聽市民來電,並與有關的政府官員作出討論,一如鄭弘儀的《大話新聞》。香港回歸中國那年,他被時代雜誌選為最有影響力的二十五位港人之一,香港回歸中國後的七年,也就是2004年7月29日,鄭經翰指責親北京勢力對他施以威脅,於是他宣佈辭職,離開香港商業電台。前一天,該台發言人才表示,公司正考慮結束鄭經翰的合約。鄭於當年5月停止主持節目,開始休「無薪假」,自述乃香港「令人窒息的」政治氣氛使然,台灣才被馬英九統治半年,已經直接全身發紺。當年鄭經翰被暫停節目主持人工作後,另兩位引發爭議的電台名嘴黃毓民和李鵬飛亦宣稱因批評北京當局接獲威脅,相繼辭掉節目主持人工作。鄭弘儀如果倒下,下一個,下一個就是阿嘉莎‧克莉絲蒂筆下的《一個都不留》。
星期日, 1月 18, 2009
這回羅文嘉是對的!
我曾在中時為文『熱血換絕情,高嘉瑜心寒』,
羅以外的許多民進黨政治人物,
封閉的民進黨,操持著永遠不變的政治語言,
民進黨請搞清楚,我不會因為你「愛台灣」而投你一票,
老人們,或者是思想迂腐的黨職人員,退散吧,
星期日, 1月 11, 2009
李慶安爲何可惡?

跟同事閒聊,驚覺許多人根本不仔細看新聞,人云亦云,
自稱對政治冷感的同事問我「李慶安爲何可惡」?
第一,
第二,李慶安專擅笑罵陳水扁「海角x億」,
第三,李慶安毫無歉意,從頭到尾都在推托拉,
第四,李慶安在意自己名節,卻絲毫不在意毀人名節,
冷眼旁觀李慶安這種刁蠻惡質的政客,當思有其妹必有其兄。
屠豪麟的變態行徑日後還被經濟部拿來當案例宣導
星期三, 1月 07, 2009
星期六, 1月 03, 2009
醫學生連署 反對無條件承認各國學歷
首頁 > 政治新聞
2009-1-2 | 字型: |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馬政府擬採認中國學歷,加上赴東歐國家習醫留學生人數漸增,全國跨校性醫學生組織─台灣醫學生聯合會,最近在十三所醫學院及中醫學院發動連署,反對政府無條件承認各國學歷,要求政府對中國與外國醫學學歷,應有一致且嚴謹的認證管控。
連署主策者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會長林昀瑜表示,中國的教育與入學制度和台灣差距頗大,相較台灣有大學入學重要門檻,中國的醫學相關科系對台生入學卻無統一標準,使學生素質不一,政府若草率承認中國醫學學歷並不恰當。
醫 聯會表示,政府擬開放承認中國學歷,但他們發現政府對醫學學歷的認證存有漏洞,現行「無條件承認特定地區或國家的醫事學歷」的制度,草率開放承認外國學 歷,將破壞醫師數量衡定,行政院衛生署訂定醫師總量控管,各校每年醫學系招生人數不可超過一千三百人,草率開放將擠壓台灣醫學生的就業名額,也會影響未來 台灣的醫療品質。
教育部高教司表示政府擬採認中國的學歷,目前並不包括醫學相關科系。衛生署則表示,將修改現行醫師法,不再依國家或地區作採認標準,而是要求擁有各外國醫學系學歷者,均需參加教育部甄試通過並實習後才能參加國考。
醫 聯會會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學生簡佑全表示,醫師法規定,擁有美國、日本、歐洲(歐盟)、加拿大、南非、澳洲、紐西蘭、新加坡及香港九個地區或國家的學 歷,不必經教育部學歷甄試就能參加國考,因此在二○○四年後陸續加入歐盟的波蘭和保加利亞等十二個東歐國家也在此範圍內。
醫聯會認為,東歐國家的醫學教育水準不如西歐已開發國家,例如波蘭醫學教育為六年制,非相關科系也可申請入學,甚至對外國學生只授課卻無實習,簡佑全表示,台灣政府純粹依國家或地區承認外國學歷並不妥當。